对于面积大、储量丰富、油层性质稳定的油田,一般采用切割注水方式。这种注水方式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分成较小的单元切割区。可以根据油藏不同类型形态、物性、开发要求因地制宜地采用横切、纵切或环状切割等不同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切割注水
边内切割注水方式的采用条件是:油层分布面积大,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注水井排上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线,保证在切割区内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要有较好的连通性,油层具有一定的流动系数,保证在一定的切割区和一定的井排距内,注水效果能比较好地传递到生产井排,以便确保在开发过程中达到所要求的采油速度。
国外一些大油田,如前苏联的罗马什金油田,采取了切割注水方式,特别是在中央三个较大的切割区内,增加了切割水线以后,注水效果较好,大部分油井保持正常自喷。美国的克列—斯耐德油田,面积约为200km2,初期依靠弹性开采后转为溶解气驱方式,为了提高开采速度及采收率,对该油田研究了四种不同的注水方式,后来用了切割注水方式,则成为水压驱动,恢复了油层压力,大部分油井又恢复了自喷能力。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克拉玛依油田一区、五区、六区等区块也采取了切割注水方式。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