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油田,在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注水,对油田开发过程的影响是不同的,其开发结果也有较大的差异。下面畅鑫小编给大家带来详细的关于不同时间注水油田开发的特点方面知识:
在采油过程中,仅利用地层天然能量进行采油,称为“一次采油”。一次采油也被称为“能量衰竭法采油”,采收率一般只能达到15%左右,大部分油气仍残留在油层中。为保持和提高地层能量,提高地层中油气采收率,人们采用油田注水开发技术。
利用油田注水泵等相关设备向油层注水,保持或提高地层能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采油方法,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已工业化应用。苏联于1946年第一次在杜依玛兹油田采用早期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开发方法。在这期间注水开发的油田越来越多。1936年美国采用注水开发的区块只有846个,到1970年就发展到9000个以上。我国最早大量注水的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现各主要油田都采用了注水开发方式。因此,注水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油田开发的主要手段。
1.早期注水
早期注水的特点是在地层压力还没有降到饱和压力之前就及时进行注水,使地层压力始终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由于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油层内不脱气,原油性质较好。注水以后,随着含水饱和度增加,油层内只是油、水两相流动,其渗流特征可由油水两相渗透率曲线所反映。
早期注水可以使油层压力始终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油井有较高的产能,有利于保持较长的自喷开采期。由于生产压差调整余地大,有利于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和实现较长的稳产期。但这种注水方式使油田投产初期注水工程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所以,早期注水方式不是对所有油田都是经济合理的,尤其对原始地层压力较高而饱和压力较低的油田更是如此。
2.晚期注水
油田开发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在没有能量补给的情况下,地层压力逐渐降到饱和压力以下,原油中的溶解气析出,油藏驱动方式转为溶解气驱,导致地下原油黏度增加,采油指数下降,产油量下降,气油比上升。如我国某油田,在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后,气油比由77m3/t上升到157m3/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10t左右下降到2t左右。
在溶解气驱之后注水,称晚期注水,在美国称“二次采油”。注水后,地层压力回升,但一般只是在低水平上保持稳定。由于大量溶解气已跑掉,在压力恢复后,也只有少量游离气重新溶解到原油中,溶解气油比不可能恢复到原始值。因此,注水以后,采油指数不会有大的提高。由于油层中残留有残余气或游离气,注水后可能形成油、水两相或油、气、水三相流动,渗流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这种方式的油田产量不可能保持稳产,自喷开采期短,对原油黏度和含蜡量较高的油田,还将由于脱气使原油具有结构力学性质,渗流条件更加恶化。
晚期注水方式初期生产投资少,原油成本低。原油性质较好、面积不大且天然能量比较充足的中、小油田可以考虑采用。
3.中期注水
中期注水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即投产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当地层压力下降到低于饱和压力后,在气油比上升至最大值之前注水。此时油层中将由油、气两相流动变为油、气、水三相流动。随着注水恢复压力,可以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地层压力恢复到一定程度,但仍然低于饱和压力。在地层压力稳定条件下,形成水驱混气油驱动方式。据室内模拟和国外文献介绍,如果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15%以内,此时从原油中析出的气体尚未形成连续相,这部分气体有一定驱油的作用,并由于油—气间的界面张力远比油—水界面、油—岩石界面的张力小,因而部分气泡位于油膜和岩石颗粒表面之间。这对亲油岩石来说,可破坏岩石颗粒表面的连续油膜,有助于提高最终采收率。
另一种情形就是通过注水逐步将地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此时,脱出的游离气可以重新溶解到原油中,但天然气组分的相态变化是不可逆过程。当提高压力时,脱出的游离气重新完全溶解所需的压力为溶解压力。显然,溶解压力大于饱和压力。此外,在利用天然能量开采阶段,部分溶解气逸出。因此,即使地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溶解气油比和原油性质都不可能恢复到初始情况,产能也将低于初始值。在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条件下,如将井底流压降至饱和压力以下,尽管采油指数较低,但由于采油井的生产压差大幅度提高,仍可使油井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长的稳产期。
中期注水的特点是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也可能保持较长稳产期,并不影响最终采收率。地饱压差较大、天然能量相对较大的油田比较适用于中期注水。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